书香致远,阅见成长。学院第二期“教师悦读成长计划”正式启动!精选教育经典与教学实务好书,助力教师提升育人能力。图书馆联合工会等部门推出骨干教师推荐书单,期待与您共品书香,同践师道。让我们在阅读中汲取智慧,在分享中碰撞火花,共筑书香校园!

01【荐书人简介】

image

荐书人:孟芾

艺术系督导员,荣获2024年度“师德标兵”荣誉称号。

02【教师寄语】

善待他人也要善待自己

03【好书推荐】

推荐书目1:《长安的荔枝》作者:马伯庸

image

作者:马伯庸

出版社:湖南文艺出版社

作者简介:马伯庸,原名马力,1980年生于内蒙古,满族,中国作家协会会员,有“文字鬼才”之誉。他擅长于历史褶皱处挖掘灵感,以微观视角重构宏大叙事,惯于嫁接虚构与史实,如从“一骑红尘妃子笑”的诗意碎片生发《长安的荔枝》。其作品融合悬疑、职场等现代元素,借小人物命运照见时代肌理,兼具考据扎实性与叙事趣味性。代表作还有《长安十二时辰》、《大医》等,多部作品获文学奖项并影视化,形成成熟的“文学+影视”生态,兼具文化深度与市场影响力。

图书简介:《长安的荔枝》以大唐天宝十四年为背景,从“一骑红尘妃子笑”的典故切入,讲述九品小吏李善德的故事。他本想买房安度晚年,却被同僚算计,接下为贵妃从岭南运送鲜荔枝到长安的“不可能任务”——荔枝“三日而味变”,两地却相隔五千里。

为护家人,李善德深入岭南试验保鲜之法,在官场推诿算计中周旋,更目睹转运背后的民脂民膏损耗。最终他凭智慧送达荔枝,却因坚守初心直谏权贵遭流放,以小人物的挣扎与坚守,折射出盛世下的官场生态与人性微光。

推荐理由:《长安的荔枝》以小人物视角撕开盛世华裳,用惊心动魄的荔枝转运故事,让历史照进现实。主人公李善德身为长安小吏,意外承接为贵妃运送鲜荔枝的“死局”任务,从岭南到长安的千里路途中,他与时间赛跑,与权贵周旋,在精密计算路线、破解保鲜难题的过程里,窥见帝国庞大行政体系下的盘根错节与层层倾轧。作者马伯庸以扎实考据铺陈唐代驿站制度、物流运作细节,将一颗荔枝的转运变成惊心动魄的生存博弈,既有运筹帷幄的智慧较量,也有人性善恶的激烈碰撞。故事节奏紧凑,文字鲜活,既展现了小人物在时代洪流中的无奈挣扎,也暗喻着职场规则与权力生态,引发读者对生存困境、利益抉择的深刻共鸣。短短篇幅,道尽历史沧桑与人间真实,是一本兼具文学性与现实意义的佳作。

推荐书目2:《千年一叹》作者:余秋雨

image

作者:余秋雨

出版社:作家出版社

作者简介:余秋雨,1946年生于浙江余姚,中国当代知名文化学者、散文家,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。他以文化散文闻名,擅长将历史考据、人文思考与文学叙事融合,突破传统散文边界。其作品多聚焦文化兴衰、文明碰撞,如《千年一叹》记录跨亚非欧的文明考察之旅,《文化苦旅》探索历史遗迹背后的文化肌理。他的文字兼具思辨深度与情感温度,曾获多项文学奖项,作品被译为多国语言,在国内外拥有广泛读者,对当代文化散文发展影响深远。

图书简介:《千年一叹》是余秋雨以日记体写下的纪实散文,记录了2000年随凤凰卫视“千禧之旅”车队,跋涉四万公里穿越亚非欧十国的历程。从希腊神庙、埃及金字塔到两河遗址、恒河岸边,他踏访人类多个古文明腹地,直面战火、瘟疫与废墟。书中以学者的深邃与文人的悲悯,捕捉文明辉煌与衰落的现场切片,对比古文明的断裂与华夏文明的延续,在对历史的叩问中,探讨文明存续的密码与人类的永恒困境,字里行间满是对文明命运的沉重思考。

推荐理由:《千年一叹》在于其独特的“行走视角”与深沉的文明思考——它并非传统的历史散文或游记,而是余秋雨2000年随“千禧之旅”车队,实地穿越希腊、埃及、巴比伦、印度等10个古文明发源地后写下的日记体文字。书中没有书本式的历史复述,而是用文字带读者“亲临”金字塔下的风沙、巴比伦遗址的残垣、恒河边的烟火,以强烈的“现场感”让那些早已衰落的古文明从史书中“活”了过来。更重要的是,作者始终以中华文明为参照,在亲历现场的震撼中对比不同古文明的兴衰轨迹,追问为何有的文明彻底中断、有的历经断层,而中华文明能延续至今,这种跨文明的反思跳出了单一文化局限,既让读者触摸到历史与现实的碰撞,也促使人们重新审视中华文明的韧性与特质。同时,余秋雨标志性的抒情笔调,将异域风光、历史遗迹与文化感慨融为一体,文字兼具游记的鲜活与历史散文的厚重,读来既有感染力又富启发性,适合所有对历史、文化与文明命运感兴趣的读者。

教育者的成长,始于静心阅读。这份骨干教师精选书单,蕴藏育人智慧与教育情怀。愿您在书页间汲取养分,在实践中收获成长,让阅读成为专业发展的阶梯,让教育家精神在教学中绽放光芒。期待与您共赴这场滋养心灵的阅读之旅!

欢迎各位老师来评论区进行书籍解读、交流讨论!

 

 

文/乔婷婷

编辑/刘新福

初审/秦王玲

终审/李春燕